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讲师拓客系统 微信小程序开发

用户会为什么样的知识付费?

发布时间:2018-03-23 来源:www.51ckjr.com作者:未知阅读:0

 

  “得到”是由罗辑思维团队推出的主打知识服务的APP,发布一年就收获了736万用户,“得到”为这个群体勾勒的画像是“终身学习者”。类似的知识服务平台还有许多:喜马拉雅FM、知乎、分答……随着移动互联赋予学习无限可能,但学习的本质不会改变: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

知识付费

  一、利用碎片化时间也能进行系统化学习

  对当今社会很多人来说,现在只有碎片化时间能用来学习。为了击中用户痛点,短时间、高浓度、纯干货成为不少知识产品的卖点,也引发了质疑。碎片化时间里的知识碎片,能学到东西吗?

  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拼凑知识碎片的过程。例如学生时代,每门课程的学习都是从一个个概念开始的,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才能搭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即便选择看书学习,如果不是一口气读完整本书,内容的获取不也是碎片化的?都要通过知识复盘,将碎片化内容系统化。

  因此,利用碎片化时间也能系统化学习,关键得看学习内容设计、有无学习计划。

  二、受众和市场是最好的内容检验者

  知识经济的这轮风口,将一大批知识分享者推到台前。他们的身份很多元,既有明星人物,也有学界大咖,还有不少身份平凡者,也借助平台,尝试在细分化的领域中收获受众。

  知识付费市场的火热一时无二,有人将其同粉丝经济画上等号,质疑自带流量的大咖内容掺水,也有人心怀疑虑,担心知识分享者身份不够权威,内容也未必靠谱。

  这就回到了最初的问题:用户会为什么样的知识付费?

  内容良莠不齐的问题早在各式各样的知识付费平台出现前就已经存在。每年,大批图书、论文等出版、发表,面对数量庞大的内容生产,没有人能保证产出即精品,现在的知识产品也不例外。

  不过,学习者,或者说当下这些为知识付费的消费者,虽然各有各的判断标准,但共识很明确:通过筛选,为需要的好内容付费。受众和市场是最好的检验者,大浪淘沙后,好内容自然会被找到,也是最值得关注的。

学习动力

  三、需求和兴趣是学下去的最主要动力

  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上提供了海量的知识产品。大部分产品​从几十期到几百期不等,或是要求包年购买,每日更新推送,或是在课程完结后打包出售。

  根据今年3月“得到”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3月5日,“得到”APP的专栏周打开率为63.1%,专栏日打开率为29.3%。许多人抱怨,内容太多,更新太快,订阅了课程套餐,学完的却寥寥无几,往往半途而废。但如果半途而废了,那说明这个领域的知识并没有令你那么感兴趣或者目前对你来说不那么重要,这是主观上的选择,跟学习方式没有多大关系。确实是这样,知识付费平台带来的是更多元的学习途径,让更多知识产品走到受众面前。知识产品内容的优质与否固然会影响完课率,但对学习者来说,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对相关领域的兴趣,才是坚持学习的原动力。在阅读书籍还是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的年代,同样有人半途而废。而在知识产品繁多的今天,也同样有人一课不落地学完线上课程,为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由此看来,知识付费前的筛选与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第一季度一份微信公众号调研数据显示,所有微信公众号的平均打开率只有4.63%,其中,服务号打开率为11.78%,而被折叠的订阅号则只有1.31%。当打开率低迷成为内容生产遭遇的普遍问题,需要付费的知识产品反而有自己的优势:相较免费内容,付费行为代表了学习者的选择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成本,能让学习者更加珍视内容本身。


(责任编辑:未知)